虽然不愿承认,但我确实经常在心里怀疑,自己养了只小气的“白眼狼”。对娃,我自认那是掏心掏肺地付出,但大儿子对我,哼,那可是斤斤计较得厉害。一起吃披萨,哥哥总会很警惕地吃着手里的瞅着盘里的,嘴上还会叮嘱我:“妈妈你不要吃太多!”出门买了饮料,撒娇地问哥哥:“能不能给妈妈喝一口啊?”哥哥会一脸为难地回答我:“那你不要喝太多,一小口就好了。”甚至眼睛还会直直盯紧吸管,深怕给我一口喝没了。最气人的是,时常在我睡觉时,他毫无顾忌地“嘭”一声开门冲进来找妈;在我洗澡时,隔着厕所门问我作业怎么做;在我做事忙得焦头烂额时,他火急火燎地嗷嗷叫“妈妈快来!”甚至在我不舒服时,还会不管不顾地催促我“妈妈你怎么还没做饭啊?”永远一副“我的事情最重要”,别人的需求“靠边站”的心态。原以为他的肆无忌惮,只是对着最亲近的人,但慢慢我发现,他对别人也同样的“自私”。家里放着都快落灰的旧玩具,弟弟刚伸手想要拿来玩,他却一把先抓过来,嘴上嚷嚷“我要玩这个。”但弟弟一走开,他又立刻丢弃这个旧玩具,摆明只是“为争而争”。学校弄班级图书角,号召孩子们捐书,让他背了几本绘本去捐,结果放学又原样背了回来,原因就是——“这些书我还想看的呢。”即便这些绘本他早就打入冷宫了。明明我和他爹都是特大方的主,对孩子的需求向来积极满足,物质上从不曾苛刻,生活中也常常教育孩子要乐于分享,但为什么感觉都是对牛弹琴,养出的娃居然如此“小气”?
这深深的自我怀疑一度让我很难受,后来,是著名心理学家让·皮亚杰(Jean Piaget)谈儿童心理学时,举的一个案例治愈了我——两个男孩给妈妈挑选生日礼物,8岁的男孩选了一件珠宝工艺品,而3岁半的男孩却选了一辆小汽车。因为,他觉得自己喜欢汽车,妈妈也会喜欢汽车。皮亚杰解释,这就是孩子2至7岁时会出现的“以自我为中心”的行为。这个阶段的孩子,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读外在的世界。[1]研究表明,2-7岁的孩子,大脑前额叶皮层尚未发育完全,思考问题只能围绕自己,没有能力去考虑“利他”的行为。因此,他们不是不考虑别人,而是这个阶段他们只看得见自己。有一个生动的比喻: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自己是太阳,太阳系的一切都得围着自己转。所以,那个“不分享、不体谅、不尊重”的孩子,不是“自私”,只是“自爱”,处于“只懂得爱自己”的自我阶段。我们需要将“自我为中心”和道德问题区分开,不能盲目给孩子贴标签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,“自私”是指有意识地“损人利己”。但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,他们只是“以自我为中心”,而忽视别人的感受。那个“不愿分享玩具”、“霸占所有零食”、“我要我觉得,不要你觉得”的孩子,并非小气、自私、霸道。而是单纯为了“捍卫”自己的利益,所以选择了“维权”的利己行为。“自我照顾和满足”是孩子从个体化走向社会化发展的必经过程。在让·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四阶段中,每个孩子都需要从“以自我为中心”(2-7岁)的阶段,逐步发展出道德感和自我约束力,最终过渡到“公正阶段”(10岁以后),意识到公正的重要性,具备正义感,真正拥有道德感。[1]从“自我”走向“利他”,从“小家”走向“大社会”,我们要允许孩子先拥抱自己,再去拥抱他人。“假自私”是发育过程,“真自私”则往往是人为造成。我的两个儿子,在“自私”这件事上,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。弟弟小时候虽然物权敏感期时,也会“小气”,但随着成长,慢慢就越来越大方,愿意主动分享,也乐于分享。而且,老二生来就习惯凡事都要跟老大共享,所以也没有“独享”的概念。但哥哥如今9岁了,“占有欲”却依旧强烈,为人处世也更斤斤计较。究其根本,是因为哥哥在最初的养育时期,作为家里首个孩子,得到众人的关注和宠溺过多,以至于他习惯了“唯我独尊”。而老二的到来,又让他害怕权益被分走,因而变得更“霸道”,总会先发制人,强势捍卫领地。生活中,我们也不乏看到许多孩子到了七八岁略懂人事,依旧任性妄为,对待他人趾高气扬,凡事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。这类孩子,我们不能再简单的用“孩子尚小,还不懂事”来解释,而要反思,养育过程中,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孩子的“自私”。从我的经验和观察到的情况来看,“假大方”的家长,最容易养出“真自私”的孩子。《性格的陷阱》中提到一个词——权利错觉。指的就是“我可以得到任何我想要的东西”的错觉。[2]造成孩子形成权利错觉的最主要原因,就是父母的过度溺爱。当父母事无巨细,大包大揽地承担了孩子生活、学习、家务等所有事情,无条件迁就和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,孩子就容易在“要啥有啥,爱做不做”中形成自己拥有无限大权利的错觉。当“自我”需求被放大,“相互”付出被忽略和无视。父母表面的大度,隐形的溺爱,就容易养出自己不扛责任,只想控制他人的孩子。
如果说前面那类“假大方”的父母,是强求自己无条件付出,那么后面这类父母,则是强求孩子“假大方”。“大家一起玩”、“要懂得分享”、“让一让又有什么关系呢”,这是他们经常挂在嘴边教育孩子,彰显自己育儿有道的台词。但是这些家长往往忽略了:“让”和“分享”的前提,是先满足自我需求后,自发的推己及人。刚坐上去的秋千,刚拿到手的玩具,还没吃够的零食,被迫“大方一点”,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,就如同大人被强求“金链子送人”、“借我100万”、“房子让给他住”一样,不仅会气急败坏,还会委屈炸裂。“子非鱼焉知鱼之乐”反过来理解,就是“你不是我,你怎么知道有没关系呢?我的痛苦岂是你能理解的”。长期被大人用道德感“洗脑”下成长起来的孩子,容易走向两种极端——一种是剥夺了自我感受而形成的“假大方”、“假高尚”:
为了得到他人赞赏而委曲求全,掩饰真实感受,频繁让步,虚伪地迎合他人。最终,弄丢了自己。因为父母长期忽视自己的感受,缺乏爱和关心,害怕利益被过度剥夺,而产生的自我保护,最终变成了时刻警惕,锱铢必较,索取无度的刺猬。养育儿女,“真大方”的父母既要保护他们“自爱”的权利,也要懂得引导孩子在“自愿自主”的情况下,发展“利他”的亲社会行为。在“让”文化中成长起来的父母一代,总会担心“不肯让”的孩子会被他人扣上“自私、小气”的帽子。但其实,在《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》一书中,Carolvn Zahn-Waxler对24名幼儿观察9个月,发现:人类的婴儿并不是生而就具有“同情”、“安慰”的能力。这种能力是在社会生活中,与人进行频繁交往过程中习得的。[3]要想孩子懂得“推人及己”,需要的是孩子的需求先被“看见”,在大人对待自己需求的过程中,孩子才能逐渐学会“看见别人”。“唯有被同理够多的孩子,才可能发展出同理他人的能力。”同理心不是教出来的,而是示范出来的。“以自我为中心”阶段的孩子,眼里只看得见自己。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表达孩子的感受,来进行“同理心示范”——“ 妈妈知道你很生气,因为弟弟拿走了你的玩具。”(阐述感受)
“ 我理解你的愤怒,因为妈妈也不喜欢别人不经过同意拿我的东西。”(表达共情)
“ 你推他是希望拿回玩具,但你并不是真的想打人对吗?”(整理情绪)
“ 你推完弟弟后,他也哭了。你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?”(引导思考)
比起一上来就训斥孩子“你为什么打人”,不如从客观阐述事件,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开始,引导孩子“推己及人”,寻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。在情绪漩涡中得到过援手的孩子,才更能理解他人的情绪需求。
孩子习惯了对家长发号施令,是因为家长总会积极回应。当孩子喊着“妈妈,我要喝水”、“妈妈,帮我拿衣服”、“妈妈,我的书包呢”,家长要懂得适时回应“你自己做”。停止包办和溺爱,让孩子摆脱对你的依赖。也要积极放手,主动示弱,多给予孩子“照顾”家人的机会:每次孩子慷慨相助时,别吝啬你的赞美 ,多夸赞他“大方”出手的行为:积极的行为能够被他人“看见”,孩子的眼睛才能更多看到别人的需求。家长多放手,推孩子一把,他反而能在“助人为乐”这条道路上越走越欢快!
只有当孩子的小世界变得更敞亮,孩子的内心才会更宽广。强迫孩子“分享”不难,但让孩子发自内心“乐于分享”不容易。“分享越多,快乐越多”这话,不要你觉得,要孩子觉得。
编辑丨羚羊,人类幼崽观察家。
参考资料丨[1]《让·皮亚杰》(瑞士) 理查德·科勒 著,杨彩霞 译,黑龙江教育出版社,2016年10月
[2]《性格的陷阱》(美)杰弗里 E. 杨, 珍妮特 S. 克罗斯科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22年01月[3]《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》 (中)李丹 著,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,2002年09月题图来源丨图虫创意